你不是“想太多”而是“想不深”

世界常常喜欢给罪换个名字,让其听起来更吸引人。“想太多”(overthinking)就是最新的改头换面。

你大概听过有人称自己是“想太多的人”。也许你自己也用过这个标签。有人虽然不会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但却会承认在某些事情上“想太多”。这个词在我们社会中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年轻群体当中。如今,这个词甚至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行为或标签,而是变成了一种“个性特征”——一种可以在聚会里拿出来调侃的小怪癖,好换取别人的一点同情或轻松的笑声。

作为信徒,我们该接受这种标签吗?我们该承认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小性格”吗?还是说,这其实只是圣经称之为“罪”的一种重新包装?世界喜欢给罪重新命名,让其听起来没那么严重,而“想太多”的说法正是这种最新包装的一种。而这个包装底下所隐藏的,其实是忧虑的罪。

字典对“想太多”(“overthinking”)的定义是:对某件事想得太多,或花费过多时间去思考、分析某件事,以至于带来弊大于利的结果。① 显然,“想太多”并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只会加重焦虑和不安。而且,过度思虑常常会导致一系列罪性的表现:自以为能揣摩别人心思、失去喜乐、忽视神交托的责任、懒散、冲动行事、甚至逃避、退缩等。

圣经清楚表明忧虑是罪(太6:25-34,腓4:6)。从这些经文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想太多”就是忧虑的一种形式。忧虑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肤浅的思想循环,使我们不去信靠神的应许。“想太多”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标签,看似表示一个人很会思考,会反思人生的深意,但事实上,自称“想太多”的人,其实并不是想得太多,而是想得太少!他们往往没有深入思想什么是真实,思想神说了什么,以及思想神是谁。

忧虑和“想太多”都专注于“如果……该怎么办”这样的假设。然而,专注于这些假设并不是活在真理中,而圣经呼召我们要思想那些真实的事(腓4:8)。若人真能做到深思熟虑,思想现实和真理,他们的思路必然会把他们带到神的应许、祂的话语、祂的品格和祂的属性那里。神只在真实与真理里显明祂的同在;人若沉溺于虚妄,便置身于神并不喜悦的境地。最终,“想太多”的人并不是过度思考他们的处境,而是思考得太过短浅。如果你把事情彻底想透,就必然会走到敬拜与信靠之地,因为神掌管一切(弗4:6;西1:17)。

在任何处境中,信徒都该把基督带入其中,“攻破”一切不能够尊崇基督的思想(林后10:5),并将一切忧虑卸给神(彼前5:7)。“想太多”就是不愿意把你的思想、忧虑和担心放在该放的位置——神的手里。“想太多”实际上是在说:我比神更能预测未来,也能够比神更好地应对未来。

那么,“想太多”的人该怎么办?第一步,就是承认“想太多”是罪,并向神认罪(约一1:9)。而且,我们不该害怕称其为罪。如果拒绝承认其罪性,就失去了改变的力量(箴28:13)。耶稣不是为你的“小错误”、小癖好或某种性格特征而死在十字架上;祂是为你的罪而死。祂应许恢复与救赎,并应许借着圣灵的内住帮助你胜过罪(加5:16-17)。这些都是神针对你的罪所赐下的应许。但若你不承认其罪性,这些应许就与你无关。

将其认作罪,会带来极大的自由。如果你不承认其罪性,那么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给自己贴上“永久受害者”的标签。但这样做毫无盼望可言。这个世界以及世俗心理治疗充其量只能帮你调节症状,但无法带给你盼望。

认罪之后,“想太多”的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神的话语——圣经中,更新自己的心思意念(罗12:2)。当你用神的话语充满思想,那么在焦虑试探来临时,你的思维自然会转向圣经。若不常住在神的话语里,就不可能常常思想真理。要明白神的应许,认识神的属性,并信靠祂。

这一切让人多少会感到“望而却步”的地方在于:其必然会引向降服。焦虑其实是对未来不满足的伪装。当你焦虑时,你是在告诉自己,也在告诉神:如果某些情况发生(或不发生),我就无法快乐起来。神本身也不足以让我感到满足。当我们更新心思意念,就会明白:在任何处境中我都能知足(腓4:11)。无论发生什么,无论身处何地,神仍然是那位良善、信实、满有恩典的神;祂仍然可以使用你,你也仍然能与祂同行。放下你所谓的“权利”,信靠神对你生命的供应。

“想太多”不是信徒该用的标签。它不是个性怪癖,而是对焦虑心灵的虚假包装。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想太多的人”,你或许其实只是“想得太少”。圣经挑战我们要把事情彻底想透,而当我们真能这样做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默想神的良善。清教徒托马斯·古德温(Thomas Goodwin)恰当地总结说:

“关键不在于你心中掠过多少思想,而在于你是否为其留下居所。这才是真正的分界,也显出你是否有悔改。无数虚妄的念头,或许会像过道上的行人一般穿过信徒的心,在他行善时,这些念头会来搅扰、敲击他的心门,企图打断他。然而,这样的念头也许会闯入义人的心,义人却不会为其保留居所,也不会听之任之,而是会将其驱逐出去。”

所以,基督徒啊,你完全可以选择不让虚妄的思想在心里停留并滋长;你可以选择把心思定睛在基督的荣耀上——这是信徒今生乃至来世所能领受的最大特权。

附录:
① 参见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overthink

本文获授权节选翻译自(ACBC)圣经辅导员认证协会Youre Not OverthinkingYou’re Underthinking。受版权保护。

Picture of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纳森·亚当斯(Nathan Adams)是佛罗里达州浸信会(Faith Baptist Church)的牧师。他拥有穆迪大学的学士和神学硕士学位。纳森和他的妻子有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