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受虐待后的情绪

曾经我也是儿童性侵的受害者,如今成为了一名圣经辅导员,我发现圣经里宣告的上帝的信实和慈爱是真实的,有医治的大能。

我不希望你以为我是一夜之间改变成现在这样的,或者是我改变了就不再有挣扎!很多年来,我在内心寻求力量和控制,以减轻无助感和再次受伤的恐惧(无论是情感上或身体上)。然而,在我追求”去控制”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才是那个被自己情绪控制的人。我的感受决定了我的现实,影响了我的决定,使我难以过上作为神的孩子应有的稳定的、以圣经为原则的智慧生活。

我很感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经文中关于这个话题的发现,尽管我其实更希望可以和你面对面地坐下来,边喝咖啡边交谈。我希望这篇文章和福音会鼓励你明白,我们并不受自己的感受所支配,也不必被自己的情绪所奴役。

虐待使情绪更复杂

对于我们这些受过虐待的人而言,神所赐的情绪常常感觉像是一种咒诅。我们的感受会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创伤,或者使我们感觉不安全和无力。恐惧就像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伴侣,常常入侵我们的很多想法。但是,好消息是,神的道为我们提供了所需要的指引和辅导,让我们能够驾驭(通常是复杂的)情绪和感受。

整理情绪

耶利米书17章第9节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们的心诡诈不可信。因此,我们内心发出的情绪和感受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终极标准。相反,圣经才必须是我们判断真理的标准。正是透过神的话语和福音的盼望,我们才能理清自己的感受。当我们以神为出发点时,圣经会向我们阐明什么是真实可靠的,什么不是。

萨拉(Sara)的生命

下面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例子。我们来看看我的辅导对象萨拉的情况。她在青少年时期遭受虐待后,经历着很深的伤痛和羞耻感。她觉得自己好像永远无法摆脱那种被剥夺的痛苦,也永远无法放下羞耻的重担。我开始给她提供辅导,告诉她同样的真理,就是我在大学时为了应对自己的过往而学习到的真理,那就是神的慈爱。所有的经文都在编织一个关于神完全无私的爱的故事。学习这种完全的爱对处理受虐待后带来的痛苦有两个主要含义:

  1.  我们意识到,因为神是完全地爱人,所以祂让我们在祂的主权旨意里所经历的一切是为了我们的终极益处,那就是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像基督。借着在智慧和公义里的成长,我们得以经历敬拜的生活所带来的良善和喜乐;
  2. 我们明白神的爱长阔高深,有充足的大能来医治我们的破碎。基督来是要“传好消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如果我们拒绝相信上帝的慈爱,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安好”,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医治。以前萨拉沉浸在她的痛苦中,因为她不知道神爱她之深。当她开始相信神是她的救主、高台、避难所、磐石、盾牌和力量时,她找到了勇气去处理她的悲伤情绪。

耶利米哀歌3章17至26节改变了萨拉的生命,因为她意识到她不需要通过减少情感上的痛苦来寻求控制,从而让自己感觉更坚强。相反,她可以让自己经历所有的痛苦,因为没有任何情感上的黑暗力量强大到可以夺走她的盼望,更因为这盼望是建立在认识和相信神的基础上。她学会了说:“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耶和华的慈爱的确永不止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祂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神的爱有医治的大能,不论我们的痛苦有多深,都能给我们盼望。

但是萨拉所挣扎的羞耻感该如何处理呢?因为神的道论到了我们自己所犯的罪,以及别人在我们身上所犯的罪,所以花时间把她过去生命中出现的这两种罪区分出来是很有帮助的。对于第一类罪,经文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完全除去我们犯罪所带来的罪咎和羞耻感,那就是借着悔改及在敬拜中转向神。事实是,即使我们最开始是被冤枉或是受伤的一方,作为回应,我们罪性的心倾向于在思想和行为中犯罪。在萨拉的例子中,当她受到如此严重的委屈时,她很难为自己所犯的那部分罪承担责任。我们专注于福音如何使我们脱离罪的权势和奴役。即便我们被别人明显地冒犯了,我们并不必要以犯罪来回应。没有任何东西或是人能迫使我们犯罪。当她明白这一真理时,她找到了自由,她明白了虐待她的人没有控制她的权力,而且借着悔改,她释放了重担。

经文也提到了第二类罪(就是别人对我们犯的罪)。很明显,我们从不为他人的罪负责,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因此,我们不必为别人的罪背上羞耻的担  子,并且我们必须拒绝这样做。

这需要时间,但萨拉能够改变。她没有让情绪控制现实,相反,真理成为她坚实的根基。她每天提醒自己神的慈爱,借着福音她接受了对自己的罪的饶恕,同时拒绝承担那些不属于她的羞耻。

仅仅因为某些事感觉是真实的,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实的!对于很多虐待受害人来说,我们的现实状况往往由情绪决定,但是,当我们重塑我们的思维,将真理的标准建立在经文之上时,事实不一定非要如此。

创世纪4章3至8节对情绪的看法

情绪的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方面是我们的环境、感受和选择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作为信徒,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回应。我们可以做对的选择作为对神的敬拜,或者做罪恶的选择,作为对偶像的崇拜。但是当我们在生活的环境中穿行时,情绪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顺着自己的感受做出选择,就能得到想要的(“如果我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就会快乐”)。这种信念体系表现为以下过程:

环境 → 感受 → 选择 → 结果

非信徒别无选择,生活全凭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所遭遇的回应。他们是内心欲望的奴隶。例如,如果我所经历的无法控制的情况是虐待,那会让我感到不安全,如果安全感是我的偶像的话,我会选择保护这个偶像,比如从不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变得脆弱,以获取我最渴望的东西:安全感。没有神,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生活,努力保护我们里面的偶像。

但是靠着福音,那不必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创世记第四章让我们明白,环境不能控制我们,因为我们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对的事上,而不是我们的感受。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该隐因为神看中了他哥哥的供物而拒绝了他的便发怒。作为回应,神在第六节问该隐:“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虽然神已经知道答案,祂还是以两个问题开始,引出该隐的心。这些问题本应引发该隐思考他为何如此生气,在那一刻,与取悦神相比,他更想要的是什么?

接下来,神清楚地解释到,该隐本可以选择去做对的事,这会带来更好的感受(“岂不蒙悦纳?”)。而另一方面,如果该隐选择继续为自己而活,结果就会是相反的。罪的生活也许会给人短暂的快乐,但永远像是一个下行螺旋,引向死亡而敬拜的生活指向生命,并且是丰富的生命。神是要告诉该隐,他可以选择对或错的事,他的感受将取决于这个选择。从这段经文我们看到真正的过程是:

环境 → 选择 → 感受 → 结果

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因为福音的缘故,我们可以选择对的事,即使是面对难事也是如此。情绪无法控制我们。我们可以选择公义,并经历从敬拜的生活中流露出的祝福和积极的感受。

情绪无法控制我们

你是否开始明白这些真理对我们中间经历过一些人生最残酷的境况之人的深远影响?我们不受发生在我们身上之事的摆布,因为环境无法控制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情绪也无法控制我们所做的事。我们的情绪并不能解释我们的现实。借着福音,我们被赐予能力,在痛苦中有盼望,无论是身处什么情况之下都可以选择做对的事情,并从敬拜生活中领受丰富的祝福。如果神不是真的,我们将别无选择,只能为情绪所控制,不断地生活在无法控制的生活环境之中。赞美神,因为我们是属祂的,我们已经从罪的权势中得释放,并且借着信,即便曾经历伤害,我们仍得以选择对的事!只有在神里面,我们才得以自由,并得着医治、盼望和喜乐。

本文获授权翻译自圣经辅导员认证协会(ACBC)网站文章“Navigating Feelings After Abuse” 。本文受版权保护。

Picture of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艾莉莎·霍金斯(Aliza Hawkins)是ACBC认证的辅导员,在加利福尼亚州灯塔社区教会服侍。